湄潭很小,小到在地圖上難以找到它。湄潭也很大,它擁有全國最大的連片茶園。
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湄潭縣城沿湄江河而建。幾米寬的街道,主婦們在街這頭煮一碗熱氣騰騰的油茶,香氣能飄到街那頭。城里有許多茶館,一毛錢買一杯茶,就可以耗上一天。我在小城長大,見證了它的寧靜安詳,也見證了它在經(jīng)濟大潮中逐漸蘇醒,成長為中國第一產(chǎn)茶大縣。曾經(jīng)破舊的街道上建起了茶葉市場,一間間裝修精致的茶樓、茶室悄悄出現(xiàn),傾訴著舊時光里的故事。
我時常在周末和平日的傍晚漫步于象山。象山上綠茶如海,順著山勢綿延,一行比一行青翠,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茶香。春天,上千株櫻花盛開,花香與茶香相融,撲面而來,如同啜飲佳釀,時常能在茶園中看到攜相機來來去去的攝影愛好者。櫻花開后會謝,而茶園始終青綠如玉,茶香始終彌漫。
關于湄潭茶的歷史,早在陸羽的《茶經(jīng)》里便有記載:“茶生思州、播州、費州、夷州……往往得之,其味極佳?!薄耙闹荨北闶卿靥兑粠?。
前兩年,我有幸參與湄潭文史叢書的編輯工作,才得知湄潭這座小城在近代史上關于茶的一段往事。1939年,國民政府決定在西南大后方建立茶葉科研、生產(chǎn)和出口的基地。張?zhí)旄?、李?lián)標等茶葉專家反復考察選址,把目光投向了湄潭。就這樣,民國中央實驗茶場落戶湄潭。幾個月后,在抗戰(zhàn)烽火中一路西遷辦學的浙江大學也來到了湄潭,湄潭人以極大的熱情留下了浙大師生。他們騰房、騰糧,硬是在只有兩千多人的小縣城里安置下了近千人的浙大師生。在那個戰(zhàn)火紛飛的年代,實驗茶場與浙大農(nóng)學院一起,在西湖龍井工藝的基礎上試制湄潭茶,使得西湖龍井的制茶工藝得以保護、發(fā)揚與提升??蒲腥藛T還千方百計地將全國各茶區(qū)的優(yōu)良茶樹種子匯集于湄潭,開墾幾千畝茶園播種、觀察,進行雜交實驗??梢哉f,談到中國現(xiàn)代茶葉的發(fā)展,就不得不提到湄潭。
每次讀這段歷史,我都會深深感動,是什么樣的民族情懷,讓浙大師生在當年那樣的環(huán)境中,抱著科學救國、教育救國的理念在小城湄潭完成了那么多研究;當年的茶人又是怎樣的一種斗志,在所有貿(mào)易線路中斷的情況下,通過駝峰航線和史迪威公路將茶葉運往東南亞各國,換取中華民族抗日的軍需彈藥。
今天的湄潭,骨子里的浪漫和悠然依舊,因茶產(chǎn)業(yè)騰飛又增添了一分美麗與磅礴。小城在新區(qū)修建了一座占地三百多畝的中國茶城,每年全省的茶業(yè)博覽會都在這里召開。從前車馬慢,如今機場修到了縣城邊,早晨還在北京喝咖啡,中午就能在湄潭茶園品茶了。
縱觀近百年的歲月長河,說不清楚是茶成就了這座小城,還是這座小城成就了茶——讓我們無法忘懷的是那些人,那些在戰(zhàn)火紛飛中千里跋涉、堅持抗日救亡的人,那些潛心茶葉科研、推開現(xiàn)代茶業(yè)科技之門的人,那群在鄉(xiāng)村振興道路上扎根于湄潭,一天天、一年年守護著茶園的人,以及那些質(zhì)樸可愛的茶農(nóng)……
在湄潭,中國夢是氤氳著茶香的致富夢,這個夢正在變?yōu)楝F(xiàn)實。
原標題:茶香潤湄潭
來源:光明日報
如涉及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